資源概況
東港生態環境優良,物產資源豐富,素有“北國江南、江海明珠”的美譽,是聞名全國的“魚米之鄉”。盛產各類水產品145種,年產綠色無公害水稻38萬噸、優質草莓47萬噸,是中國草莓第一縣,中國最大的海蜇、梭子蟹、對蝦養殖基地,國家級水產品出口基地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縣。東港大米、東港草莓、東港梭子蟹、東港大黃蜆、東港雜色蛤等5種農產品先后榮獲“國家地理標志認證”。地下礦產資源20多種,其中高嶺土儲量居全國首位,“丹東綠”大理石馳名中外。境內擁有12條河流、42座水庫,水資源儲量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倍?!耙簧健扇?、三島、一濕地”等自然人文景觀獨特,鴨綠江濕地保護區是世界第三大國家級濕地保護區,同時也是世界上三個最理想的觀鳥地之一,被濕地國際授予“鸻鷸鳥最佳驛站”。
水產資源
東港市海域面積3500平方公里。其中30米等深線以內淺海面積25萬公頃,10米等深線以內面積7.06萬公頃,灘涂2.4萬公頃,蝦場7500公頃,葦田6000公頃。近海海洋生物資源十分豐富,是多種魚蝦蟹貝的繁衍、棲息、越冬、索餌的場所,也是遼寧省的重要漁業生產基地之一。主要經濟貝類有菲律賓蛤仔、文蛤、中國蛤蜊、四角蛤蜊、紅螺、玉螺、泥螺等。主要經濟魚類有藍點鲅、小黃魚、黃姑魚、梭魚、牙鲆等。主要蝦蟹類有對蝦、白蝦、毛蝦、鷹爪蝦、蝦蛄、梭子蟹、虎頭蟹等??衫玫牡B殖面積約5600公頃。有幾十種魚、蝦、蟹、貝在這里繁衍生長,主要種類有草、鯉、鮭、鳙等家魚及黃鱔、泥鰍、河蟹、鯽魚、鯰魚、林蛙等名優品種。
林業資源
東港市現有林業用地面積53195.9公頃,全市活立木總蓄積65萬立方米,森林覆被率30%。天然林以柞類、赤楊、核桃楸、花曲柳等樹種為主,人工林以日本落葉松、紅松、楊、柳、榆、刺槐為主。人工林和天然林的面積在全市林分中各占一半左右。
東港市北部山區有柞樹(麻櫟和蒙古柞)生長,而且歷史悠久,是丹東地區主要的放養基地,也是東港市北部山區主要產業之一。現有柞蠶場面積1.6公頃,為柞蠶的放養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資源。
礦產資源
東港市已探明22個礦床,礦點達171處。開發的礦種有金、銅、花崗巖、大理石、石灰石、海砂、滑石、高嶺土等礦種。金礦金是東港市主要金屬礦種,分布在長安鎮境內,現在已開采點40處,產值750萬元。錳礦分布在東港市西部以黃土坎為主,已在前清和日偽時期開發開采,經探明總儲量達1萬噸以上,平均含量4%;大理石以“丹東綠”大理石享有盛名,曾出口香港、意大利,儲量達70萬立方米左右,主要分布在長安鎮境內,年產量達300立方米以上,產值達24萬元;輝綠巖是制造石輥的主要原料,現已探明儲量為28萬立方米,主要分布在十字街、馬家店、東尖山鎮等境內,開采后制造的石輥已銷往全國并遠銷國外,成為國家優質產品。石灰石制造白灰、水泥的主要原料,資源主要分布在新城、長山、東尖山、馬家崗、黃土坎等鄉鎮境內,估計儲量在1.2億噸以上,現有二座水泥廠,年產水泥20萬噸;滑石礦是東港市大量開采的礦種,東自湯池、經長安、前陽、十字街、合隆、馬家崗和黃土坎等七鄉鎮均有滑石露出點,并形成工業價值礦床,探明地質儲量60萬噸,高嶺土礦是東港市較大的礦種,居全國首位,探明儲量達2000萬噸。礦泉分為溫泉和冷泉,有溫泉三處冷泉十多處。
水資源
東港市淡水漁業資源也十分豐富。全市大、中、小型水庫42座,有可利用的淡水養殖面積近10萬畝。東港市水資源主要由三部分組成,一是區域地表水資源即東港市版圖面積產生的地表徑流;二是區域地下水資源;三是過境客水資源。
鐵甲水庫位于東港市境內,綜合利用的大(Ⅱ)型水庫,總庫容2.56億立方米。
鳥類資源
全市現有鳥類258種,占遼寧省鳥類種數的66%,水鳥類有114種,占遼寧省水鳥種數的78%,占全國水鳥種數的50%。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鳥類有丹頂鶴、白忱鶴、白鶴、白鸛等八種;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有大天鵝、小天鵝、白額雁、小杓鷸等三十種,世界瀕危鳥類黑嘴鷗、斑背大葦鶯在此筑巢繁殖。中日、中澳兩國政府候鳥保護協定名錄中所列227科、81種候鳥分別有114科、43種在此棲息生活。每年在東港棲息、越冬、遷徙的鳥類數量在一百萬只以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