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為旅游“后備箱”工程
旅游“后備箱”,也稱作“后備箱經濟”,即旅游時選擇自駕出行的旅客,在返程時“捎帶當地特色產品(放置于后備箱)”的消費行為所產生的經濟。
丹東是中國最大最美的邊境城市,環境優美,氣候宜人,冬無嚴寒,夏無酷暑,素有“北國江南”的美譽。丹東旅游資源豐富而獨特,占全市國土面積的10%,江河湖海、山泉林島應有盡有,是名副其實的全國優秀旅游城市。目前,全市共有國家A級以上旅游景區30處。丹東物產豐饒,優質稻米、果蔬、林業、畜牧業、沿海沿江特色水產養殖等農業生產帶獨具特色,擁有東港草莓、東港大米、鳳城老窖酒、丹東塔醋等眾多知名商品。通過實施旅游“后備箱”工程,將在全丹東打造一批旅游“后備箱”工程生產示范基地和銷售示范店,與自駕游線路、旅游景區、旅游集散地、農家樂等無縫對接,面向自駕車游客培育品牌化、特色化、系列化的文化旅游商品,把特色產品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,從而壯大特色產業,擴大旅游經濟規模,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加快實現興邊富民。
市文化旅游廣電局著眼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以自駕游、云旅游方式為主的文旅消費新需求,努力將旅游業打造成支柱產業,編制全域旅游總體規劃,發揮重大項目引領作用,挖掘丹東特有的城市文化,提升城市品位、豐富文化內涵,開發系列文創產品。持續深入推進旅游“后備箱”工程,打造生產示范基地和銷售示范點,促進各產業融合發展。通過試點先行、多元參與、示范引領等“組合式”手段,積極打造產品供給豐富、商品質量優良、營銷網絡多維、品牌形象知名的旅游“后備箱”商品體系。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,全面推動文旅消費擴容提質,讓每一位游客把丹東特色產品裝滿汽車“后備箱”。2020年8月8日,丹東市旅游“后備箱”工程啟動儀式暨推介商品展覽展示活動隆重舉辦。此次活動主題為“把丹東好禮帶回家”,由丹東市人民政府主辦,中共丹東市委宣傳部、丹東市文旅廣電局承辦。活動中的110余種商品全是由各行業主管部門推薦、各縣(市)區政府嚴格把關、活動組委會精心篩選的,涵蓋了工、農、林、非遺和文創等多系列產品,絕大多數都是丹東名優產品。在啟動儀式環節,丹東市旅游“后備箱”工程推介商品標識正式揭牌,現場還進行了獨具丹東民俗文化特色的文藝表演,推介了丹東豐富的旅游資源。2020年12月4日,丹東市旅游“后備箱”工程第一批推介商品公示新聞發布會隆重舉行。我市旅游“后備箱”工程第一批推介商品正式向全社會亮相,66家企業115種商品獲此殊榮。持續推進丹東市旅游“后備箱”工程,旨在推動我市全域旅游戰略,全面打造丹東地區獨具特色的旅游名優商品體系,全面貫徹落實市委、市政府工作部署的重要工作舉措。發布會上,正式公示了丹東市旅游“后備箱”工程第一批推介商品企業名單,為獲選企業代表頒發了旅游“后備箱”工程推介商品專用標識授權證書。新聞發布會前夕,市文化旅游廣電局積極搶抓時間和機遇,組織實施了丹東市旅游“后備箱”工程第一批推介商品評選工作。經過企業申報、各縣(市)區推薦、行業部門認定篩選、業內專家評審多個環節,從商品資質、品牌影響力、市場發展潛力、地域特色、包裝品質等多方位、多層次、多維度對參選商品進行了綜合評審。第一批商品公示后,市文化旅游廣電局著力打造我市旅游“后備箱”工程推介商品營銷形象示范店和銷售網點,開通“丹東好禮”線上平臺,讓旅游“后備箱”工程推介商品免費進駐,打造“丹東好禮”的金字招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