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立春,是二十四節氣之首。
古籍《群芳譜》講:“立,始建也。春氣始而建立也。”
從立春時節開始,春風送暖,大地解凍,一切都是萬物生長的前奏。
123, 12, 0); font-size: 17px;">一年之計在于春,天地立春,人效法天地,立德,以回升自身的陽氣;立命,以擺正身心;立下一年好光景,立下一年的精氣神!
1
123, 12, 0); font-size: 17px;">立 德
立春陽氣轉。
立春之后,陰氣開始衰弱,陽氣開始回升,氣溫也慢慢升高。
大宇宙,陽氣回升。而人體這個小宇宙,更需要陽氣的回升,這個陽氣就是立德行善。
《禮記·大學》中說:“德潤身?!?/span>
漢代董仲舒解釋說:“故仁人之多壽者,外無貪而內清靜,心平和而不失中正,取天地之美以養其身。”
善行和厚德,可以激發身體中的陽氣。善心生陽,能把人內心的陰霾一掃而光,元氣就會恢復。
善良的人,內心平靜而溫暖,常常在幫助別人中收獲滿足和喜悅。
而內心陰暗的人,常常陷入緊張痛苦之中,長此以往,身體自然變差。
古人說:“仁者,春之德也?!?/span>
立春后,萬物復蘇,萬象更新,天地顯示著對生命的慈愛之情,這也啟示我們要培養“仁愛”的德行。
立德行善能煥發內心的光明,回升自身陽氣,立下一年的精氣神。
2
立 命
我們常說,一年之計在于春。春天是一年的開始,也是人心里綢繆一年事業的開始。
立春,還要在心里為自己立下一年的使命,明確一年的目標,工作的步驟等等。
《周易》中說,正位凝命。
正位,是說心態要端正,底線要守住,不要走了邪路。
各守其位,各安其心。
心中不作非分之想,守好自己的事情,不會對別人的事情指手畫腳。
凝命,是說集中精神,摒除雜念。
我們的心智、我們的情智每天都是在耗散之中,所以要把這些念頭收斂起來,不作無所謂的損耗。
把控得住自己的心性、把控得住自己的念頭,這個就叫“凝”,有凝定之氣的人才能守住自己的心,集中精神應對挑戰。
一年的計劃要在此時著手考慮安排,凡事要早作打算,有一個好的開頭,為日后打好基礎。
春天是短暫的,立春亦如立人生,美好的時光易逝,任何人都要珍惜。
在古代,天子要在立春日,親率諸侯、大夫迎春于東郊,行布德施惠之令。
這是古人對春的感恩。造化給了我們新的生機、新的開始,智者一定會心存感恩,抓住這個時機,立下心里的使命,開啟一年的事業。
3
立 行
一年之計在于春,一生之計在于勤。
春天是生長的季節,萬物勃發,春暖花開,卻也是埋頭努力,默默耕耘的季節。
我國自古為農業國,春種秋收,關鍵在春。
立春之后,大地解凍,犁鏵就要翻開閑置一冬的土地。
過去立春民間有“打春牛”的習俗。
在立春前一天,由兩名藝人扮成“春官”,沿街高喊“春來了”,這叫“報春”,還有孩子挨家挨戶送“春牛圖”,提醒人們準備春耕,莫誤農時。
春日春風動,春江春水流,春人飲春酒,春官鞭春牛。
古人在靜美的田園風光里,辛勤勞作,敬業樂業,今天的我們感念春之德,也要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幸福生活。
春若不耕,秋則無望;少若不勤,老無所依。
勤勞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。
計劃再美好,不去實踐就只能是空想。
想,都是問題,做,才是答案。
上天是公平的,所有的努力都不會被辜負,只要肯努力,總有豐收的一天。
北京時間今天(3日)22時59分將迎來“立春”節氣。立春,為二十四節氣之首,從今天開始天氣開始逐漸回暖,萬物漸次復蘇。
一年之計在于春,立春,自古以來就是漢族民間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,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。自秦代以來,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的開始。立,是“開始”之意;春,代表著溫暖、生長。
律回歲晚冰霜少,春到人間草木知。關于“立春”,你了解多少呢?掃描二維碼,一起來看看吧!